第四十七章波云诡谲
太清殿上 金雕龙木椅散发着让人胆寒的皇权威慑力。 赵寻带着使团上朝复命。 皇帝端坐于御座之上,看着手中东辽和谈书,龙心大悦,随后将一众随行挨个封赏。 东宫一党看着太子不但重回阵营,还受到大肆嘉奖,重拾士气。 而赵祯只盼着早点能结束这个御前会议。 随着侍奉殿前的内侍官一声,“昭阳公主到!”使得原本就紧张的赵祯变得更加害怕。 少顷,赵宛玉身着三品大员官服,踏入大殿,原本还微嘈的氛围瞬间静瑟。 她身上自有一股刚正不阿之气。 赵淳看到她时,也微微愣了一下。 上次她穿上朝服,是因为原吏部尚书滥用职权枉顾法度,残害国家栋梁被她弹劾,最终逼他判下满门抄斩的下场才肯罢休。 他很快就收了眼底诧异,笑着道:“昭阳,江南救灾你功不可没,告诉父皇你想要什么赏赐?” “谢父皇。”赵宛玉目光略略扫过边上英王等一众,眸光变得深沉,“儿臣想要三样东西。” “噢,哪三样呢?” “其一,此次江南救灾参与的人员,不论官职,父皇都嘉奖于他们,这是儿臣准备的名单,请父皇过目。” 赵淳展开略略扫了一眼,发现她整理的名单细致入微,让赵淳很是欣赏,“准!那还有两样呢?” “其二,父皇若要封赏驸马,请父皇赐驸马豪宅良田,若要给驸马封爵,请在候之下,。” “这是为何?”赵淳感到很奇怪,自己的夫君升官加职不是每个女子的心中之意么? “父皇权当这是儿臣的训夫之术吧!”赵宛玉不愿多做解释,也做不了解释。 这位楚世子身上藏着许多秘密,若是让他继续升官加爵,又离开自己的眼皮底下,恐怕会翻出很大的风浪,留在身边才能更好的控制。 “哈哈哈哈,好!朕准允了!”赵淳爽朗一笑,点头应允。 “那其三呢?” “其三!”说到其三,赵宛玉清亮的杏眼瞳孔骤然一缩,视线落在宣王赵祯身上,就犹如看着一堆污秽之物,眼中掩饰不住的嫌恶。 “其三与宣王有关。” 她脸上仍无太多表情,甚至语气都没有任何明显变化,可赵祯就已经吓得腿软了。 “父皇……您听儿臣解释,儿臣,真的已经努力救治瘟疫了,只是,只是当时,当时儿臣染病……对!就是染病了。” 赵祯眼见这账很快就算到自己头上了,赶紧将预先好的说辞拿出来推脱。 赵淳的视线落在赵祯脸上时,龙威震怒。 “混账!” “皇上息怒,宣王在江南瘟疫一事虽有过失,但他确实已经做了分内之事……”宣王一党的柳宗回连忙出头替他说话。 “宣王在江南救灾玩忽职守行应给予重罚,以正朝风,以安民心!”赵宛玉人狠话不多,寥寥几语,已经表明她要将宣王弹劾认罚的决心。 “昭阳啊,宣王他真如你所说的那般?”赵淳看了一眼吓得面如土色的赵祯,回想他这段时间的表现,考量着给他个机会。 赵宛玉一听这个语气就知道父皇圣母病又要犯,到底是位仁君,在该果决的时候总有那么一两次脑子犯抽。 “父皇明鉴,若宣王只是玩忽职守尚有余地,可他竟然暗中阻挠,这是儿臣收集的证据,请父皇过目。”她从袖囊中取出一份东西交给内侍监。 御座上,赵淳看着这份东西,脸色从阴沉逐渐转变成赤红,他怒目圆睁将那奏折一把丢到赵祯的脸上。 赵祯被正正砸中眼角,锋利的角划破他的皮肤,鲜红的血渗出,可他不敢擦,扑通下跪,脸上恐惧的眼泪顿如泉涌。 “父……父皇,儿臣知错,儿臣只是一时鬼迷心窍,请父皇开恩!” “你可是朕亲封的江南救灾主理官,可你看看你干的什么事?你这是,是在打朕的脸面!” 赵淳气得上气不接,内侍官连忙给他递上茶水,被他一把打落,“即日起,宣王赵祯从七珠亲王降为五珠亲王,罚俸一年,禁足宣王府,以儆效尤!” 宣王一派为首的柳宗回还想替赵祯说情,但赵淳气在头上,压根什么话都听不进去,重重一巴掌拍在龙案上,直接驳斥。 看到赵祯被皇姐收拾,赵寻心里比任何人都高兴。 皇姐果然还是站他这边的,今日皇姐不但制约了楚世子,又如此不留情面的弹劾宣王,果然是他误会了皇姐了! 赵寻仿佛又回到了过去,回到他们一块长大,两小无猜的年纪。 就在众人以为事情已成定局的时候,大殿之上来了不速之客,楚贵妃——楚雨容! “皇上臣妾有话要说!” 楚雨容一踏进大殿,赵宛玉就感觉到一个浓重的怨愤之意。 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出现在大殿之上,想必,她应该早就守候在太清殿外,就等着圣意裁决时进来救场了。 看到楚贵妃直闯大殿,赵淳脸色发青,用眼神示意近侍太监张公公。 张公公吓得一张老脸都快僵了,他尖着嗓音对殿外值守的人大呼,“来人!” “皇上,请听臣妾把话说完!” 楚雨容哭得梨花带雨,我见犹怜。 她笃定皇上会念在夫妻之情上,给自己一个说话的机会。 “张德,还愣着干什么?”赵淳脸上的怒意已然掩盖不住。 心中暗想是不是自己没有做到恩露均沾,才使得楚雨容如此恃宠而骄! “贵妃娘娘,您还是退下吧!皇上正与大臣们议政,您来不合适……” 张德说话进退有度,非常得体,换做一般人早就借坡下驴了。 但楚雨容,她不! 她依仗着这份圣恩,想要凌驾于后宫所有的女人之上。 “皇上,宣王他是被人陷害的!”楚雨容目光恶狠狠地落在赵寻脸上。 “是太子!是太子把江南运输官道堵死,而后嫁祸宣王。宣王不过是着了太子的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