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文小说

字:
关灯 护眼
爱爱文小说 > 大唐:我真的不想当皇帝 > 第145章 屋漏偏逢连夜雨

第145章 屋漏偏逢连夜雨

打脸,太打脸了。 人家简王打出的旗号就是清君侧啊。 这三个字一下子就被群臣都听到了,大家全都很默契的选择了默不作声。 但是心里却开心的不得了。 甚至有很多人都希望简王能够兵入长安,将眼前的这个狐假虎威的女人赶下台。 所以他们选择静观其变,就是不给武媚娘出一谋。 武媚娘沉默的望着眼前的群臣,一股深深的恨意油然而生。 如果不是忌惮李治的威胁,这个时候很多朝臣的人头恐怕早已经落地了。 “怎么,一个小小的简王就把你们给吓成了这个样子?” 武媚娘对着群臣嗤之以鼻,心里却是更加的得意。 还不是恐惧天后的威慑,什么忠臣,都是狗屁,在绝对的权力面前,虚弱的不堪一击。 别拿着什么礼义廉耻来说事儿。 这也让武媚娘对于权利的追求更加的狂热。 群臣依旧是眼观鼻鼻观心。 更有很多官员已经开始给简王加油,祈祷着简王最好能勤王成功。 清了这个最大的坏人,败坏朝纲,违背人伦。 先帝的才人,竟然坐上了天后之位,说出来都丢人。 “兵部尚书,你意如何平定简王之乱?” 武媚娘心说你们不是不说吗,那就别怪本天后了,开启了点名模式。 兵部尚书裴行之听到天后直接点了自己的名字。 身子不由自主的一个哆嗦。 心说简王跟自己的关系可不差啊。 “兵部尚书裴行之回禀天后陛下,简王虽然拥兵十万,但大多数都是盲从,乌合之众而已,不作数的。” 裴行之笑呵呵的回应道。 “本宫也清楚,陇南蛮荒之地,穷苦贫贱之所,能凑出万把人来就不错了,不过是号称十万之众而已,你们还害怕简王吗?” 武媚娘再一次扫过群臣,这一次目光变得更加的锐利,甚至具有侵略性。 哪怕是为官多年的老臣也不敢和武媚娘的目光接触。 刚一触碰随即采取了躲闪的策略,眼皮一耷拉,随便你唱独角戏好了,反正爷们就是不参与。 “哼,本宫没有想到尔等俱是一些无血性之人,简王谋反,你们置圣上于何地?” 武媚娘简直要被这些群臣的态度给气炸了。 索性从龙椅上站了起来,气鼓鼓的瞪着众臣。 “启禀天后陛下,咱们大唐有血性的大臣出现了。” 就在这时,大理寺卿站了出来,他刚刚收到消息,狄仁杰干了一件大事儿。 “哦,爱卿快快说来。” 武媚娘一看忠臣还是有的吗,大理寺卿就不错,在这个时候肯跳出来给自己站台。 日后一定要重用,狠狠地提拔一翻。 首先得拽进内阁,参政议事自然是不可或缺,顺理成章的成为了新上任的大唐宰相了。 “嗯,天后陛下,现在?在这儿?” 大理寺卿还有些顾虑,似乎这么一来他就和群臣成了对立面。 这正是武媚娘想要的结果,一旦和群臣对立,就像是李敬宗那样,才能更加死心塌地的给自己做事。 “对,现在,就在这儿,不要有心理负担,自有本宫给你做主。” 话都说到这个份上了,大理寺卿还有什么退缩的理由呢? 不过此时众臣看向大理寺卿的眼神都是怪怪的。 就好像吃了苍蝇一样恶心。 “启禀天后陛下,臣下属官大理寺丞狄仁杰,不久前刚刚刀斩了大唐百姓的公敌。” 大理寺卿还是有些顾虑,这可事关重大,万一武媚娘一个不高兴,当众治了狄仁杰的罪,可就是自己这个顶头上司没有保护好下属的责任了。 “好,既然是百姓的公敌,自然要严加处置,狄仁杰做的没有不妥之处,传本宫口谕,奖赏狄仁杰白金万两,封安民候世袭罔替。” 武媚娘重赏了狄仁杰,还封了侯爵,更是世袭罔替,这些都是群臣想都不敢想的奢望。 可以说武媚娘一句话,就让狄仁杰家族和大唐的命运捆绑在一起。 当然这也是武媚娘故意而为之,就是要让这些人看到,忠于自己就是忠于大唐。 不要有思想负担。 一个狄仁杰处置了老百姓的公敌就封了侯爵,如果你们谁要是带兵镇压了简王的谋反。 岂不是要封公封王了吗? “臣替狄仁杰谢过天后陛下隆恩。” 大理寺卿心里狂喜不已,狄仁杰斩杀的可是吐蕃使臣的头儿啊。 可以说一只脚已经踏入鬼门关了,没想到事情出现了转机。 “嗯,对了,本宫刚才没有听清楚,狄仁杰诛杀的是什么罪大恶极之徒?” 武媚娘还是觉得明正典刑可以服众,于是深问了一句。 “回禀天后陛下,吐蕃使臣为所欲为,不但随意打杀我大唐百姓,还欺凌官员,在朱雀大街上公然抢男霸女,罪行磊磊罄竹难书。” “狄仁杰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已将吐蕃使臣在菜市口斩首示众。” 大理寺卿的话还没有说完呢,武媚娘就觉得头晕目眩,脚下发软。 一个没站稳,一屁股就坐回到了龙椅之上。 好你个大理寺卿,太坏了,简直就是误我。 武媚娘那个狠啊,可是木已成舟,刚才说出的话也不能收回了。 都怪自己太兴奋了,看到大理寺卿接话,就以为机会来了。 没有想到,竟然是这样的大事儿。 斩杀了吐蕃使臣,居然还是公开斩首,这不是给吐蕃人开战的理由吗。 “本宫累了,明日再议。” 武媚娘感觉自己身心俱疲,已经无力支撑下去了。 按着武媚娘的算计,顺水推舟,群臣之中应该有哪个将军挺身而出,来平定简王叛乱。 没有想到附和着寥寥无几,鲜有几人还都是阿谀奉承之辈,并无真才实学。 也只能赚一个人场敲敲边鼓而已。 “迎简王,清君侧。” 整个长安城的朱雀大街上,老百姓高举着拳头,呼吁大家迎接简王入城,替皇帝清君侧。 事态有进一步失控的可能。 人群之中,一张鬼脸假面悄悄地隐匿其中。 消息不胫而走,传入到了李治的耳朵里。 “起兵谋反?” 李治震惊之余,首先想到的就是先帝玄武门之变的兄弟相残。

点击下载,本站安卓小说APP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