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文小说

字:
关灯 护眼
爱爱文小说 > 赵宋之世:家父苏东坡 > 第126章 皇权、天下和亲情

第126章 皇权、天下和亲情

来到外厅,内侍已经有些着急了,说道:“学士和少监这就随我走吧。”

苏轼抖了抖衣衫,说道:“中贵人稍候,容我们父子回家换上官服。”

内侍急道:“我都出来好一阵,两位圣人想必都等急了,临时召见,也顾不得那许多。”

说着带着两人出门上马,一路直奔宫城。

苏过沿途都在犯嘀咕,若单独召见苏轼很容易理解,肯定是娘娘想听听这位老臣的意见。

可捎带上自己,这事就有点奇怪了。

就算是杨畏不靠谱,出卖了自己,宫里直接处理了就是,叫家长算是怎么回事?

不过这事和杨畏真的一点关系都没有,他演完那出闹剧后,根本没人理他,这会还心情忐忑地在家待罪呢。

两人被召见,其实是宫里的祖孙俩决定找人调解矛盾,娘娘提议了苏轼。

原因有二:一来苏轼是赵煦的老师,二来娘娘一直认为苏轼是个不结党的忠臣。

赵煦对这个人选表示同意,但也提了个小要求:让苏过也一起进宫。

娘娘觉得奇怪,但还是答应了,她对苏过的印象还停留在棉花和探花上面。

父子俩来到大殿,行完礼,便老实坐下。

娘娘开门见山,说道:“近来的事学士都知道,可有什么看法?”

苏轼才被弟弟和儿子给联手否定了,迟疑道:“此皇家事,亦有先例,臣不敢妄议。”

说了个废话,大宋什么先例没有,关键是选哪个。

娘娘又问苏过,“官家专门要求小苏大人一同前来,那你可有什么想法?”

苏过没想到找了个炮灰,最后还得自己上,只能硬着头皮道:“杨御史危言耸听,一派胡言,但还政一事,臣认为眼下确实是个好时机。”

又被儿子坑的苏轼连忙站起身,说道:“小子知,大放厥词,娘娘还是让他出去吧。”

太皇太后也没想到苏过这么直接,愣了半晌,没有理会苏轼,问道:“为何说现在是个好时机?”

开弓没有回头箭,苏过继续将自己早已准备好的说辞拿出来:“一是官家已经成年,娘娘继续垂帘听政,名不正言不顺;二是既然已经有人大张旗鼓地开始宣扬这个事,后面肯定会有更多的效仿者,朝廷将不胜其烦;三是去年在环州大胜党项人,又趁机收回了青唐,娘娘已经为先帝报了仇;四是朝廷三冗问题日益严重,娘娘心善,还需得官家出来做这个恶人。”

第一条是基础,第二条是引子,第三条是成就,第四条是未来。

苏轼被儿子一连贯的话给吓到了,连请罪都忘记了。

两位圣人听了这套有些粗糙的言论,表情一下就丰富了,尤其是听到后面两条时。

不过娘娘身在帘后,苏过看不过,小皇帝赵煦的一脸古怪他倒是看了个真切。

殿中死一般的沉寂后,娘娘问道:“还有别的要说的吗?”

苏过转头又打起感情牌,诚恳道:“臣的父亲和叔父都得娘娘看中,多次提拔,身居高位,臣本不该说出如此忘恩负义的话来。”

“但圣人有云,仁有数,义有长短小大,臣不敢以小义废大义,以私义废公义。”

“娘娘听政八载,为官家,为天下臣民所做的,世人谁不知晓,如今官家年长,若还不能够为娘娘分忧,天下只会认为官家不孝,只知安享娘娘治下的太平盛世。”

说了一串,见娘娘不回应,苏过继续说道:“臣平素也与父亲在很多事情上意见不合,但父亲仍放手让臣去做,臣从不害怕失败,因为臣知道,父亲就在身后看着,这是世上最坚实的后盾。”

“娘娘若觉得官家还没准备好,或者以后哪里做得不够好,也可从旁指点,我相信官家是能理解娘娘一片苦心的。”

殿内落针可闻。

赵煦咬咬牙,起身转向帘幕,深深地作了一揖。

点击下载,本站安卓小说APP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