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7章打听
一句话,把董氏推到崖边,也为陆通表了表面的孝顺。实际上,只因董氏总和江荻讨价还价,她习惯性地以牙还牙罢了。只是,陆父并不知这她心理,只觉得到底是自家儿媳妇,更为自己着想,便配合地说了句:“那是董氏留给孩子的,挂谁名下不一样吗?还是不用这样了。”
话说的是好听,但陆父扬起的嘴角,出卖了他的内心。
同样勾了勾唇角,江荻直接道:“这是我最后的让步,姨娘如若不同意,眼下这事也就不用解决了。”
一句话,把所有人拉回了现实。
注定要出血的董氏心情实在没法好,闻言便落了脸,道:“这事不解决,我们少不得就得大奶奶养着了。”
面对威胁,江荻不仅不恼,还轻轻一笑。
董氏被她这一笑,笑得有点毛,有些气弱地问:“大奶奶笑什么?”
江荻就道:“这一家子人,除了姨娘,其他也不是外人,养也就养了。不过,丑话说前头,姨娘养着自己的儿女,和我养着婆家弟妹,那绝对不是一种养法。”
威胁人,江荻不是不会,只是不愿罢了。
形势逼人之下,就像做妾一样,董氏最终点了头。随后,正月十五才过,董氏便随陈格的人入京。抵京后,陈格亲自与董氏一道,去了南应商号。
陈格直接甩出所有皇商名单,直接否定了南应商号。
为这皇商的名头,南应商号不知花了多少人力、财力。正因为亏得太狠,他们才借着皇商的名号骗人,哪知骗了董氏这么一个“有背景”的人,直接血亏。
目睹了南应商号的崩塌,董氏深刻认识道一件事:没有后台,买卖做大,实在是太难了。
董氏打定主意,有朝一日她儿子出息了,她一定重出江湖。至于眼下,还是忍耐一二吧。选择了隐忍的董氏,运气相当不错好。
首先,沂水地少,去年又风调雨顺,他们也错过了买地的最佳时期,关铺子买田的时间,便顺延到了永乐十六年秋收。这七八个月里,董氏的铺子并没有关,背靠陆家这颗大树,又赚了一笔。逮着地价便宜的时候,买了整整六百亩。其中,二百亩还是海州的水田。
放在陆通名下的,便是这二百亩。
董氏拿出了价值最高的二百亩交给陆父后,陆父同她两个,夫妻愈发恩爱起来。陆母婆媳一个,一个守寡多年,一个男人不在,对此都十分反感。加上江荻不好总当着陆父喝稀粥的时候大吃大喝,便日常借着回娘家的由头,沂水、西赵两处跑。
辛苦是辛苦了点,沂水县的中等人脉,还有西赵未来的人脉,都没落下。不过,有失必有得,江荻在的少了,沂水的陆宅,便渐渐成了董氏的天下。
又是一年金秋八月,虽离中秋还有半个月,江荻却早早打着给娘家送礼的由头,去了西赵。这日,董氏听到一个传闻,立即就不经意地和陆父透露了,气得陆父摔了茶碗,叫嚣着:“立即去把大奶奶给我叫回来!”
江荻这会儿却在潘家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