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3章 存在感
陈辉有些失落地说道。
很小的时候,父母离异,陈辉跟着母亲生活,再加上父亲那边又重组了家庭,导致他跟父亲的关系本来就很疏远,直至八个月前,他未做请示,辞去公职,两人的关系,彻底跌到了冰点。
但结婚这种大事,陈辉肯定还是要说的。
他也希望父亲,能够到场,见证他迈向人生的另一阶段。
可电话中,父亲只回了三个字,“没时间。”
这让陈辉无比失落。
好在母亲,全力支持他,支持他所做的一切决定,包括不按常规,将婚礼放在自己所支教的小学举行。
“他介意的,可能只是你没有按照他规划的路线走,至于你现在这条路,在他眼里并不一定就是错的。”
宋思铭为陈辉分析。
陈辉父亲所在的位置,决定了其觉悟不可能低到会认为辞去公职,转而支教这件事是错的,假设做这件事的换成其他人,陈辉的父亲说不定还会大加赞赏。
但现在是陈辉。
为了维护一个父亲的威严,他只能对陈辉冷言相向。
“真是如此吗?”
宋思铭的分析,让陈辉眼前一亮。
陈辉刚才也说了,他很在意外界的评价,这个外界,自然而然,也包括父亲,如果父亲认可他现在做的这件事,他的动力,无疑会更足。
“我觉得是。”
对于父子之间的沟通,宋思铭没有任何经验。
但是他觉得,陈辉的父亲没有反对陈辉现在所做的事,其实就是一种支持,只是这种支持比较含蓄罢了。
“江北大学也有一个支教团,等你婚礼结束有时间了,我约一下江北大学支教团的负责人,你们可以坐下来,好好沟通一下。”
宋思铭接着说道。
既然陈辉把支教当事业来做了,那就要做大做强,与江北大学支教团合作,肯定能让陈辉的支教事业,更上一层楼。
“这个可以有。”
经过半年的尝试,陈辉也愈发意识到,自己现有支教模式的弊端,老师过于分散,稳定性不足。
如果能有大学这种稳定的组织作为依托的话,有些事就好办多了。
中午,宋思铭和陈辉,以及姚家岭村的村干部,一起吃的大锅菜,这也是当地婚礼的习俗。
等到晚上那一顿,就要变成面条了,寓意长长久久。
午饭吃完没多久,陈珊到了。
除了陈珊,还有陈家的一些亲友,比如陈辉的二姨,三姨等等,看穿着看打扮,就知道都是体制内的,而且级别很低。
对于陈辉把婚礼放在一个山区小学里办,这些亲戚不太能理解。
但不理解归不理解,既然来了,肯定要满脸笑容。
而当她们看到,当地村民已经把婚礼的准备工作,都做好了,一如给本村人办婚礼一样,她们也逐渐明白了,陈辉为什么坚持在这里办婚礼了。
陈辉辞去公职前的状态,用一字形容,那就是“混”。
没有追求,过一天算一天。
相应的,周围人对陈辉,也非常敷衍。
但是到了这个小山村,大家是真的重视陈辉,陈辉在这里,找到了作为一个人,最最需要的存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