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8章 老五花
是个顺口溜。
这样的:
五花土,不难辩,碰到赶快去报案。
商周厚,秦汉薄,隋唐之后不多见。
商周夯窝大,排列不规则,颜色单一黄灰褐。
秦汉夯窝小,好像千层饼,土块光滑界线明。
魏晋像秦汉,工艺偏粗糙,多加白灰来防潮。
隋唐掺木炭,重要部位见,偶尔还有朱砂点。
嗯,差不多就是这样。
再往后的宋元明清墓,虽然大墓仍会使用夯土,但到了这时候,石灰因其良好的防潮、杀菌和硬化土块功能,已经成为夯土的主流添加剂,导致土层多呈现灰白色和浅黄色,基本也就看不出“五花”效果了。
注意!
我说这个可不是让大家去犯错误的,要谨记我顺口溜中的第一句,看见了就赶快去报案,叫叔叔们过来处理,运气好的话,没准还会给颁发证书,这多光荣,是吧……
几人对视过后,姓郑的缓缓点了点头。
“行啊,有两下子,看来你这小子还真不是啥野路子。”
“那你说说,还看出啥来了?”
我低头想了想,认真说道:“要按《汉书》的记载,汉武帝时期击败匈奴以后,汉朝在五郡塞外设置了护乌桓校尉,其中包括赤峰地区,所以这头倒是有可能出现偏大型的汉墓,但是……”
“但是我看你们的出土量,就算打的是四十五度斜井,墓室深度也要在十五米朝上,这已经接近小诸侯王了,这种级别,我觉得赤峰这边不应该有。”
“啪!啪!啪……”
话音刚落,姓郑的当即拍了拍手。
“好!说得好!”
紧接着他扭头朝三个青年骂道:“瞅瞅人家,才多大?再瞅瞅拧们仨?”
“一天天就特么知道耍钱喝酒睡觉艹x,除了卖力气,啥特么也不会!”
听到这话,我缓缓松了口气。
其实最开始看见夯土的时候,我的确只是惊讶,但当留意到姓郑的眼中的欣赏后,我就是有心卖弄了。
你不是不相信我是把头的弟子么?
那好!我就凭本事证明!
我是!
当然了,我这么干也是因为害怕,要不万一他干完活还打不通电话,一跺脚把我俩埋了,那可就完犊子了……
三青年被说的一个个不吱声,要么低头,要么侧头看苞米。
这给姓郑的搞的更是气不打一处来,上去踢了一脚那个小兵,没好气就说:“挺尸呐!”
“下去!撬棺材去!”
呼呼喘了几口粗气,等三青年和另一个中年人下了盗洞,他从新看向我,饶有兴趣的问:“小子,那你再猜猜,既然这头没这么深的汉墓,我们为啥出这么多土?嗯……”
说着,他眼珠一转,竖起手指点乎着我:“只要你说对了,就算你是个野路子,今天我也不动你们!”
艹!
我脸直接黑了。
这特么不是难为我么?
汉代墓葬文化大兴,可以说是最喜欢在这方面做文章的朝代,实际情况往往千奇百怪。
我又不是神仙,这玩意上哪猜去?
.msvvu.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