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新华社2月17日电
门前高大的柱子和打扫的一尘不染的阶梯,让人经过的时候就不自觉地小心了起来。走进莫斯科餐厅,七米多高的房顶让人走进入就会产生莫名敬畏之心。
房顶上是一大朵一大朵的雪花,跟下面铺着雪白桌布的餐桌互相对映。里面有很多的穿着军大衣的年轻人坐在餐桌前大声地嚷嚷着,谈情说爱的小情侣一边皱着眉头看着这一幕,一边时不时地低头窃窃私语。
有年轻的姑娘在餐厅中间唱着俄罗斯歌曲,《喀秋莎》或者是《莫斯科郊外的晚上》,优雅的琴声和吵闹声显得格格不入。
朱霖笑着询问刘一民吃什么,知道他没有来过,向他讲解着这里最好吃的食物。
“你吃什么?”刘一民反问道。
“罐焖牛肉,这里的罐焖牛肉可好吃了。”
“俺也一样!”
“这里的”
“俺也一样!”
罐焖牛肉一块四,里面现在还做蛋炒饭,点了两杯红茶三毛钱,最后两个人花了五块钱。朱霖怕刘一民吃不饱,自己点完之后,一个劲儿地问刘一民还吃不吃这个,还吃不吃那个。
“朱霖同志,不用那么客气,我又不是大胃王,这些已经足够了。”
朱霖听到后,这才作罢。
接着向刘一民讲解起来了老莫里面的发生的各个故事,说精彩的地方,笑的眼睛眯成了月牙。老莫里面发生过的奇奇怪怪的事情,她都娴熟于心,此时派上了用场。
朱霖讲着讲着,发现刘一民一直在盯着自己看,脸一红赶紧低下了头。
“刘一民.同志,你在看什么呢?”
“没看什么,你在看什么?”刘一民笑吟吟地看着朱霖。
“我也没看什么?”
刘一民嘴角勾起一丝奇妙的弧度,淡笑道:“没看什么?那你为何不敢抬头睁眼看我?”
“我刘一民同志!”朱霖神色慌乱,赶紧转换话题说道:“刘一民同志,你知道你那首诗歌,目前最受我们同学欢迎吗?”
“知道!”
“哪首?”朱霖平稳了一下情绪,抬起了头,不过目光一直游走在刘一民下巴到胸口的之间。
“《远和近》,我觉得,你看我时很远,你看云时很近.”
这首诗歌对于青春期男女来说,杀伤力跟所谓的《少女之x》差不多,男女谁都喜欢将自己的想象中的爱情诗意化,想象爱情的美好。
“对就是这首,虽然是发表在《未名湖》上面,卖出去的数量不如《诗刊》,但是很多同学都将它抄在了笔记本上。楚红那段时间就经常念——你看我时很远,你看云时很近。”
朱霖说起楚红,脸上的红霞慢慢褪去。
刘一民忍不住再逗道:“那你看我时很远吗?”
“我”朱霖又被噎的不能说话,红霞再次泛起涟漪,幸好这时候服务员将焖罐牛肉给端了上来,朱霖慌忙让刘一民品尝品尝,看好不好吃。
罐焖牛肉是这里的招牌,炖的又软又烂,肉很入味,刘一民一边吃一边夸奖了起来。
两人吃完后,快速地离开了莫斯科餐厅。
回去的路上,太阳已经落下,蹬起自行车来瑟瑟发抖。
“刘一民同志,你很少写关于爱情的诗歌,你还没有写过关于爱情的小说,你接下来会写吗?”
“会,爱情是文学永恒不变的主题,古代的梁山伯和祝英台、《牡丹亭》里面的杜丽娘和柳梦梅都是流传的经典,我自然也不能免俗。”刘一民喘着粗气应和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