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章 一民班
1980年的春节跟往年比起来热闹了不少,鞭炮的动静比往年密集了数倍。“革命化、战斗化”的春节被取消,今年开始全国普遍恢复了春节假期。
春节不放假的通知从1967年开始,持续了十几年的时间。冬日没办法下地的时节,生产队也要“抓革命促生产”。
一大早,刘福庆从枯叶河对面走了回来,双手背在后面拿着冒着烟的烟袋锅。杨秀云正在给刘一国准备东西,催促着他去看看一个人过年的对象。
“多拿点,小姑娘一个人过年不容易,咱家里面的东西多,又不是没有。”杨秀云一边装东西,一边教刘一国如何跟对方聊天。
刘一国拍了拍身上的新衣服,笑着道:“娘,我又不是傻子,我懂得怎么说。”
见杨秀云依然喋喋不休,刘一国投来一个求救的目光,刘一民笑着说道:“娘,这是大哥谈对象,说不定大哥见到人家嘴能说多了。”
杨秀云将东西绑到自行车上,狠狠地用绳子勒紧,晃了晃发现不会乱晃才放下心来:
“我走过的路,比你们吃过的盐都多。我跟你爹,过了几十年了,感情的事儿没谈过,但过日子知道是怎么个过法。”
刘一国推着自行车离开家门的时候,刘秀云还不忘追上来说一句:“带出去逛逛公园,看个电影啥的,城里人听说后都喜欢看电影儿,别不舍得花钱。”
刘一民赶紧帮刘一国解围,说道:“爹娘,你们在家吧,我去送送大哥!”
送到大队口,刘一国看了看刘一民冻红的鼻子和耳朵,笑着说道:“赶紧回吧,咱爹娘就是爱担心,我见人又不是不会说话。”
“好,这是我的一点心意。”刘一民笑嘻嘻地塞给刘一国一个纸条。
刘一国纳闷地摊开纸条,看到上面的字后,红着脸冲刘一民喊道:“我用不上这东西!”
声音在冬天的村庄里面回荡,刘一民听到后,摆了摆手没有说话。
刘一国见四周无人,又摊开念了念,越想越觉得,写的不错,等骑着自行车到矿上的时候,心里面早就背的滚瓜烂熟了,这里面是刘一民帮刘一国写的寻求革命友谊继续升华的情书。
对方家里因为没什么人了,所以直接住在了学校的单身宿舍。
刘一国到了学校的时候,帽子往外冒着热汗。敲开门后,在对方惊讶的目光中,笑着解开自行车后座上的东西就往里边搬:“顾萍,你过年一个人肯定没准备什么东西,我爹娘让我给你送点吃的。”
刘一国的对象叫顾萍,对方知道刘一国会来,但是没想到来的这么早,赶紧招呼着刘一国走进房间里面。
屋子里面的摆设极为简单,桌子上摆着一副碗筷,碗里面还有几个没有吃完的饺子。刘一国将东西放好后,心疼地说道:“你就吃这个?”
“我一个人吃不了多少。”顾萍赶紧让刘一国坐下,准备给刘一国煮饺子。
帽子摘下来,刘一国脑门上的热气像是煤球炉的烟囱一样,呜呜的向上冒。顾萍知道刘一国会来,包的饺子本身就多。
刘一国把从家里面带来的吃的,慢慢的摆在了桌子上,顾萍在忙着下饺子,此情此景,颇有一种新婚小夫妻一块操持着家务的感觉。
吃过饭,刘一国征求顾萍的意见出去逛一逛县城,顾萍当然答应了。在县城里面,两个人看了一场电影,是去年很火的《甜蜜的事业》。
看完电影后,又一起来到公园里面逛公园。两个人走在公园里面,双方的身体距离处在一个极为微妙的程度,肩膀一晃一晃,每次都似乎要碰到,但又会巧妙的错过。
两人没一搭没一搭的聊着天,刘一国忽然说道:“咱们初中匆匆一别,没想到都工作几年后还能进一步认识,看来我们挺有缘分”
顾萍听着刘一国略显笨拙话,时不时还停顿思索,夹杂着一些诗句,顿住脚笑着说道:“别背了,你这是你弟弟给你写的吧?”
“你怎么知道?”刘一国下意识地问道。
“太明显了,文绉绉的,像是作家能写出来的。”
刘一国尴尬地说道:“我弟也是好心。”
“你有这心就挺好。”顾萍想了想,又继续说道:
“等过完年,我带你去我家看看,虽然我没爹娘了,但是有个大伯,从礼数上来说,是得回去一次。”
“那是应该的!”
虽然没谈到什么时候结婚,但去女方家里一趟,大哥刘一国的婚事,算是有了进一步的发展,至少双方都在往结婚的道路上想。
过完年,革委会主任杨玉山坐着吉普车来到了麦积大队,先是在大队转了转,了解了一下今年的收成之后,就径直来到了刘一民家里。
杨玉山的军大衣没有系扣子,快步走进刘家,军大衣下摆随风而动,风风火火的像是从战场上下来的将军。
“一民,又是一年,更壮实了,名气也更大了。”杨玉山用拳头碰了碰刘一民的胸口。身后跟着两名工作人员,其中一个他认识,是见过面的教育局局长。
最后面跟着的是支书李大山,脸色红润,县革委会的领导来麦积大队,对他来说也是一次长脸的事情。
坐下没多久,杨玉山身后的教育局局长道明了来意,想让刘一民再做一次高考动员报告,鼓励一下汝县的学子。
“79年咱们县考上大学的人多了不少,但学校都很一般,大部分是专科学生。整个洛城地区,咱们县又开始垫底了,出去开会脸上无光,都说咱们县能出一个你是耗尽了咱们整个县的才气。”
教育局局长,狠狠地抽了一口烟,说起来无比的郁闷。他们当初宣传刘一民宣传的有多狠,现在冷嘲热讽的声音就有多大。
“杨主任,这考上大学的人数不是一次简单的报告就能够提上来的。最重要的还是要提高学生的整体水平,作报告真有用的话,我天天做报告。”刘一民无奈地说道。
“那你有没有什么好办法?毕竟在燕京待的时间长?”
刘家的屋子里面坐了一群人,中间是柴火堆,刘福庆特意选的好木头,不停地添着火。见刘一民在思考,杨玉山和刘福庆、李大山聊起了收成的问题。
现在已经传出要搞土地承包了,徽省那边的消息传了过来,附近有些县也有人在明里暗里的搞。这让杨玉山也极为头疼,不知道该不该在县里面放开搞。
刘一民时不时的问一问教育局局长学校的情况,过了好大一会儿说道:“要不试一试重点攻关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