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长安
以他的家庭背景,是去不了国子监的。
不过,这对于他来说,问题并没有那么大。
去金城拜访府主徐绩时,得到推荐去国子监读书,顺便拖他送信给好友,算是照顾他。
许是觉得闺女跟着他做事,能多支持也是好的,算是投资吧。
其实也可以托王、李两家。
但李兆也没有拒绝。
记下来这份情谊。
他送了信,安排了课程,便外出附近寻找居所。
不选择留宿,主要是为行事方便。
他给路上行乞的给了几块铜钱,用来当导游。
相比于本地常驻,这很划算,也很有人情味。
让他们体会劳动获得报酬的快感。
“像那些历史留名的纨绔,平时估计不少逛街吧?”他内心念叨。
同时,在京城街道上走走看看。
累了要碗茶。
几番打听,得知国子监出门不久便有个空出的院落。
听说是某个比较清廉官员的别院,如今去其它省份上任。
他便于下午时分,到了院里。
院落装修很典雅,是文人的风格。
也不大,就几间小屋。
院里还有个小池塘,旁边一棵垂柳迎风招展。
清扫很干净。
想来先前住户是位有品位,有涵养的读书人。
等看房满意,交了租金后,他便完成生活用品购置。
为什么没有买房?
就是要让钱生钱,避免起步阶段周转困难。
而等发展起来出现周转困难,那就有很多应对方法。
等一切收拾好后,他便拿出下午准备的笔墨纸砚。
开始写家书报平安。
至于接下来的发展谋划,等实地调查后再做打算。
为什么没带随行人员,或者公司起步人员?
还不是人力人才短缺。
既然来长安,那就不担心。
相信这里群英荟萃,人才济济。
只要自己有想法,只要兜里有银子。
再加上系统大佬提供的帮助。
努努力,未来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