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章初见庆王
瞧着宁王那副瘦弱的身躯,形如槁木,而且不停捂嘴咳嗽,似乎一阵风都能将他吹倒!
怪不得遗诏会将他的儿子立为皇帝……
吕长欢瞧着宁王那个样子,真担心他咳出心肺,当场去世!
还有一位随驾的重要人物,迟迟没有出现。
天下第一大儒,米圣人……
至于掌印大太监叶少卿,人家是宫里的,此刻应是在太后身侧。
吕长欢收回目光,盯着缓缓而来的皇家仪仗。
绚烂夺目的銮仪导引着一顶黄幔软金檐暖步舆。
十六名抬舆校尉,头戴豹皮帽,身穿红缎织小葵花长袍,步伐整齐又稳又快!
紧跟步舆的是一把曲柄绣金黄龙华盖。
两班举着豹尾枪、佩着弓箭大刀的御前侍卫,分列华盖两侧,紧紧护卫着御舆。
再后面,是捧着金香炉、金香盒、金唾壶、金盆、金瓶、金交椅等物的一大批内仕。
最后,是金吾羽林两卫的三百名精锐骑兵。
辉煌的大队,在徐缓、庄严的乐曲声中静静前进,像一条彩色缤纷的河,向南流动……
吕长欢瞅着帝王出宫的排场,一脸惊叹和艳羡,
哎!啥时候我吕蛮子也能享受这么一回,死而无憾……
随即,这种可怕的念头便被掐灭!
他的目力惊人,透过步舆黄幔清楚地看到端康太后,以及她身边的天熙皇帝。
怪不得这么大的排场,原来是小皇帝也要去隐空寺。
吕长欢转身看了眼杨尚书,心思这么重要的人物怎么不早说……
小皇帝出宫的消息,连安公公都没说,估摸着其他人也不知情。
刚才自己还隐隐担心,向来低调的太后,居然敢摆出天子銮驾,这不是等着天下人非议吗……
吕长欢辞别杨延芝后,纵身跃上马背,缓缓来到御辇近前。
他是北府司的三品指挥使,自然没人敢拦。
来至太后銮驾近前,也是要贴身保护。
冷岳当初的主要职责之一,就是皇家出巡时充当保安队长。
马琼和樊超二人一摆手,身后的几十名绣衣卫呼啦超地齐齐散开,分列四面八方,拱卫皇家仪仗。
若论真正的安保力量,还是这些身负修为的高手以一敌百。
别看仪仗队有数千禁军,真遇到危险,北府司的绣衣卫才是最大的屏障……
吕长欢冲着另一边骑马的叶公公微微颔首,将胯下大白靠近御辇。
“禀太后,北府司的人马已经安排就位,微臣就守在旁边听候调遣!”
黄幔掀开,太后侧首言道:“吕爱卿,记得数日子……”
“是!还有八天。”
小皇帝睁着大眼睛,瞅着两个人莫名其妙的对话,头一歪,又自顾自地摆弄手里的木偶。
也是,就算是正常交谈,六岁的娃娃又能知道什么?
叶少卿在另一侧细声细语言道:“太后,该动身了!”
浩荡的仪仗队伍在他一声令下,朝着城东永安门方向行进。
一路上,吕长欢竖起耳朵,仔细搜寻着可能潜藏的危险。
清风初境的修为,可探查周围方园一里的动静,任何风吹草动,都会第一时间激发武夫的防御气海!
行至栖霞山西麓,金吾羽林两卫的数千人马,封锁了进山的所有通道。
而此前,已经有不少庆王府的亲兵,驻扎在山脚下!
如此规模的仪仗大队自然不能全部进入隐空寺。
留下多数內侍和宫女后,太后换乘宽大的轿撵,在一百多名羽林卫的保护下登山。
而吕长欢率领的绣衣卫,则先一步在去往隐空寺的沿路设岗。
其余众臣或是步行,或是乘轿,跟在圣驾后面鱼贯而行。
吕蛮子将大白交给一个小铁卫后,领着马琼和樊超在最前面开道。
隐空寺的僧人早已恭候在庙门外,没有见到大名鼎鼎的佛剑明王,倒是多了一位衮龙袍贵人。
当然,亲王大红衣上的团龙,是五爪!
吕长欢大概扫了眼这位大明第一藩王的样貌,简直和太祖皇帝的遗像一模一样。
宽额大眼,浓眉斜扫,鼻尖略弯呈鹰钩状,嘴唇薄而有型,颌下微髯!
一身赤红团龙袍,外面罩着狐裘大氅,头戴翼善冠,腰间佩剑。
相貌总体说来极是英武,尤其是膀大腰圆的健硕身姿,和形如槁木的宁王简直天差地别。
常年的征战,让这位大明第一藩王显得戾气凝重。
眼神迸射出的寒光,更是令人不寒而栗!
吕长欢这根行走的气运柱,蕴藏了大明半壁江山的昌隆紫气。
若遇到真命天子的帝王玄黄之气,会产生一种奇妙的反映。
如同当日吕蛮子第一次在武英殿见到端康太后时,黄紫两股气运纠缠。
最终,帝王玄黄之气,被他的江山紫气所湮灭!
此刻,吕长欢和庆王朱允聪相隔不到十数步。
除了感知到对方戾气外,丝毫未见什么帝王黄气。
看来,庆王这辈子是没有皇帝命了,不好好在他的封地做个逍遥王爷,何苦费尽心思折腾……
吕蛮子腹排了一阵,上前见礼!
“卑职吕长欢,见过庆王……”
朱允聪抬起眼皮,大致扫了一眼名震朝堂的年轻人,微微点头。
庆王的骄傲,天下人皆知,别说他一个北府司的三品指挥使。
就算见了亲嫂子李婉儿,也只是言简意赅,话不到三句!
能够冲着吕蛮子点头示意,已经是破格了……
这时,太后的銮驾已经快来至庙门。
吕长欢也顾不上和庆王客套,转身前往迎驾。
临走时,瞥了眼朱允聪身后的十几名白衣剑客。
正是当日在菜市口刑场见到的那群剑阁小宗师……
阿西八,谅他们也不敢在佛门的地盘闹事,别说区区几个小宗师,就算是峨眉金顶的枯叶老人,见着人家佛剑明王,也得乖乖老实……
更何况,隐空寺里面武僧,也不乏像余西峰这样的灭谛佛陀!
庆王再是胆子大,断然不会在这里对太后不利。
身后的那十二名小宗师,估计就是示威而已。
隐空寺的主持方丈慧劫禅师率领全寺僧人,口中念诵阿弥陀经,恭迎天子和太后。
当日在南郊大石坪遇到的弘海大师,也在人群之中。
斩杀魔蝎时留下的名字是大胡子姜烈,加之那日满脸污血,弘海根本认不出来……
除了感叹北府司的指挥使如此年轻之外,倒也没有过多关注吕长欢!
端康太后牵着天熙帝的小手,与久未谋面的小叔子寒暄了一阵后,便自迈入恢弘的庙门。
至此,所有的绣衣卫算是松了一口气。
南北直隶那么多棘手的案子,都比不上拱卫天子御驾让人喘不过气来!
吕长欢并没有寸步不离地保护太后,而是闲庭信步地参观起了隐空寺。
敌人往往不会在明处……
况且满寺的武僧,也不是吃闲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