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七章算计
平均下来,一本的价格连五贯钱都不到。
要知道,此前世家出售的四书五经等科举用书,每一本的价格都在十几贯钱。
近期连续暴涨,价格更是提升了六倍的价格,一本书达到了几十贯,这也是让天下学子怨声载道的原因。
因为很多百姓对这个价格感觉绝望。
如今,新闻司出售的科举用书以及学习用品,价格居然比世家原先正常价格还低。
只有原来价格的13左右,涨价后的110不到。
对于读书人而言,简直就是福音,实在是太便宜了!
这个价格,按照朝廷的说法,怕是连成本都不够。
果不其然,皇帝陛下说到做到,朝廷是在赔钱印刷和售卖各种科举用书以及学习用品。
有了这一发现,无数的寒门学子被感动得热泪盈眶。
发誓一定要努力学习、报效朝廷,不辜负皇帝对他们的期望。
实际上,这些书和学习用品的价格,李二陛下觉得已经高得离谱了。
因为李二陛下知道这些书的成本有多么低廉。
只是在杨帆的强硬劝说下才卖的这么贵。
为了让世家大出血,只能让前期购买到书籍的读书人损失一些钱财。
当然,杨帆也知道这些东西卖得有些贵。
大唐时期货币的购买力还是很高的,一钱大概相当于后世的1块5左右。
一本书五贯钱,相当于六七千块钱,这绝对是天价。
这可是五品官员一个月的俸禄。
不过,在古代,读书人还真是有钱人的专利。
当然,有了造纸术和活字印刷,一本书的成本价只有五十钱左右。
因为原材料和人工费十分低廉,并且能够反复的利用拓板,避免了许多麻烦。
因此,即使只卖五贯左右,利润也有百倍有余。
当然,这是杨帆为了算计世家而综合考虑的。
本来杨帆还想把价格提升一些,可被李二陛下否决了。
李二陛下觉得,百倍利润已经足够了,而且是为了算计世家才这样做的。
若不然,李二陛下还想要保持绝对的公平公正,只要成本价,一点也不能沾臭铜气息。
若不是杨帆据理力争,李二陛下可能又要装逼大甩卖!
不过李二也清楚,世家绝对不会善罢甘休,也才定了现在的价格。
他猜得不错!
此时几大世家又一次聚在了一起,面前还放着各式各样的学习用品以及科举用书。
崔永辉拿起装订得精美绝伦的各种书籍,简直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这就是五贯钱一本的书籍!
在大家印象中,五贯钱的书籍,一定是粗制滥造、质量极差。
然而把书籍购买回来,这才发现,这一套书籍,竟然精美无比。
书籍所用的纸张,不仅洁白,而且很轻薄。
韧性和以及书写感觉居然还要比原先所用的宣纸更高一个档次,这让大家不可思议。
在造纸和印刷上,以前的卢家可谓是绝对的NO.1。
就算是原先各世家刊印出来的书籍,因为纸张粗糙吸墨,字迹都会模湖不清。
但是朝廷新闻司刊印的这套启蒙和科举用书。
不仅纸张洁白无瑕,而且印刷的内容无比清晰,完全没有墨迹扩散的迹象。
简直比原先他们世家印刷出来的书籍好上几倍。
这一套书,无论是从纸张的质量,还是印刷的清晰程度,都完胜各世家售卖的书籍。
真是人比人得死,货比货得扔!
看着手中的各种书籍和学习用品,崔永辉不由对着卢善琛问道:
“卢兄,我们几家,你家是主营纸张和印刷书籍的,这些书籍的纸张和印刷质量,似乎比你家刊印的书籍还要好上一筹,而这些笔墨等学习用品,也比我们崔家铺子上的要好上很多。”
死死的盯着眼前的书籍,卢善琛暗叹一声,有些无奈地说道:
“崔兄不用给我面子,这书籍何止比我们卢家售卖的书籍质量好上一筹,这位忠义侯果然有一手,居然掌握了如此精妙的印刷工艺。”
一旁的郑恺不由问道:“崔兄、卢兄,哪你们认为,各种书籍和学习用品比你们家的要好多少?”
“另外,这些书籍和学习用品的成本价大约是多少?”
正所谓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胜,在印刷书籍和纸笔墨纸砚这一块,崔、卢两家最精通。
崔永辉首先开口道:“这毛笔朝廷一支卖二十钱,成本起码要三十以上而墨砚也是差不多!”
随后,卢善琛接着说道:造纸和印刷书籍的工艺,其实我们卢家也可以印刷出这样的书籍。”
“无非是将原料浸泡时间加长将所有工艺做到尽善尽美。”
“印刷书籍也是一样的,所需要的时间和成本将会大大增加。”
两人的说辞,在场的人都听的清清楚楚。
这也就是说,其实崔家和卢家也能制造出这种书籍,只是成本太高,根本不能量产。
而新闻司所求的是尽善尽美,需要付出的成本将会成倍的提升。
在印刷书籍和各种学习用品方面,崔家和卢家有着绝对的发言权。
他们两家说成本高昂,那么事实就一定是这样的。
然而,这些世家却忘了,杨帆本来就是一个经常创造奇迹的家伙。
这些世家并没有发觉,崔家和卢家其实完全是在自己的工艺范围内看待问题。
并没有考虑到是否有新工艺可节约成本。
之所以如此,也是因为世家自命不凡的本性在作怪,都是因为高高在上的傲慢所导致。
他们认为,他们所掌握的就是这个世界最先进。
郑恺再次问道:“哪卢兄预测一下,这一本书的成本大抵需要多少?”
卢善琛笃定道:“这一本书的成本起码得十贯左右。”
听到这个价格,在座的世家之人都暗自一惊,都惊叹于朝廷的大手笔。
成本十贯钱,只售卖五贯,朝廷真有这么多钱来支出么?
这位皇帝为了名声以及对付他们世家,果然什么都不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