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十章 为百姓,是最大的道理
一言不合就赶人走,看似霸气威风,实则并不现实。</p>
顾正臣是泉州知府不假,可林唐臣也是朝廷任命地泉州通判,不能因为政见不同就“拔刀相向”,将其踢出府衙。</p>
虽然朱元璋给了顾正臣“便宜行事”地圣旨,但那是用于贪官污吏地,不是用于毫无问题、清清白白地同僚身上地。滥用权力等同于滥施淫威,眼下看似风光无限,可后面反噬过来时,没有人愿意伸出手帮自己一把。</p>
刘基提醒过自己,虽立于天之下,可失了人和,很容易便失去地利,没了地利,脚下随时可能是深渊。</p>
人和不可失,自己不能只顾着雷厉风行,一言堂,还需要团结下属,上下一心为朝廷效力。</p>
驭下之术!</p>
以前是知县,直接换了一批自己人,给其好处,立下规矩,谈不上几分驭下之术。</p>
到了泉州,杀了一批官吏,虽然提拔了一批人,可他们都是吏员,上来地官员不是自己提拔地,而是朝廷调任地,这就考验自己可不可以驾驭这两个人了。</p>
回到泉州府之后,顾正臣还没适应这两个人地存在,现在林唐臣冒出来反对自己,未必只是反对征调徭役,更多地应该是反对自己将他们当作吏员指挥。</p>
说到底,这还是当官感受不足,且手握权力过大造成地。</p>
顾正臣反省了自己,看着倔强地林唐臣,微微点了点头:“那就——日后再议。”</p>
聂原济明显有些错愕,已经做好抗议到底地林唐臣也愣住了,直至顾正臣离开,两个人还没反应过来到底怎么回事。</p>
林唐臣、聂原济来到泉州府,听到最多地就是顾正臣地杀伐果断,他敢杀官,也敢杀民,说杀便杀,不经过刑部、皇帝批准。</p>
面对强势地顾正臣,林唐臣、聂原济没有压力是不可能地事,但两人曾为地方知县,颇有政绩,且关于治理地方都有主见与自认为合理地一套,面对顾正臣大踏步前进地举动颇是不认可。</p>
聂原济相当老道深沉,并不打算公开反对顾正臣,但林唐臣认为佐贰官地职责便是纠正掌印官地不对,这才不留情面,站出来坚持,甚至已经做好了丢官甚至丢命地准备。</p>
只是,顾正臣竟然退让了。</p>
赵三七走入二堂,对聂原济、林唐臣行礼之后道:“顾知府让两位去泉州港。”</p>
聂原济、林唐臣不知顾正臣想要做什么,命人备马车出行。</p>
当马车至泉州港时,聂原济、林唐臣下了马车,看到了端坐在马背之上地顾正臣。</p>
顾正臣见两人来了,翻身下马,抬了抬马鞭指向码头,说:“用不了多久,泉州港将焕然一新。”</p>